自從期中考過後本人呈現焦頭爛額狀態
除了一周三堂的實作課之外,還有理論課、品酒課的考試與報告
餐飲科的報告可不是整理資料、做個PPT、上台扯個10分鐘就可以解決的
身為在未來餐飲業工作的一員,絕對條件之一就是體內愛吃的基因
因此每次課堂報告除了聽覺、視覺,還得要準備一些小sample滿足同學跟老師們的味覺渴望
就像幼稚園小朋友一樣,只要看到中華豆花擺在眼前(我那個年代的經典啊)
大家的屁股都會乖乖地粘在椅子上,餐飲學生就是這麼好控制
上理論課的時候,為了一個以多穀類為主題的原料報告
我的partner烤了用Spelt(小麥的祖先)做的餅乾、全麥的小cupcake
我準備了再製成片狀或烘烤至澎鬆的Amaranth(莧屬)、蕎麥、Quinoa(黎麥)、糙米等等較少見食材,
混合後放在小袋子裡,綁上從台灣空運來的紙膠袋,做成的早餐穀片的試吃包
做巧克力主題的同學,更是大方地拿出各種不同口味跟純度的Godiva讓大家吃個過癮
另一堂Fine dining & wine的課程,更是從期中考後開始每堂課都喝遍全世界
早上八點就用紅白酒開啓一天的課程,大概也只有餐飲科可以這麼正大光明地享受吧
更過分的是,老師或同學通常還會準備搭配酒類的食物,像是起司、法國麵包、pretzel等
因為在西方飲食當中,餐點跟酒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學問,搭配得宜能讓食物和酒兩者的風味更加凸顯
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味蕾刺激,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卻新鮮的領域(說實話就是喝開了lol)
一個學期過去了,我觀察到班上有一部分同學很排斥實作課以外的課程
但身為一個老學生,任何可以學習的機會都會好好地吸取精華
畢竟任何一次深入認識食材、飲食文化的機會,都能拓展對於餐飲的視野,對元素的特性及變化也能有更高的掌握
如果不是Alternative grain的報告,我不會開始吃Quinoa Salad當午餐,也不會知道小麥大麥蕎麥黎麥在烘培用途上有多大的差異
如果不是為了白酒的報告,家裡也不會囤兩隻白酒(誤)
我承認我是來給個交代的
以上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久我都沒有更新blog了吧
留言列表